对于烘焙的新手来说,常常有一堆、有的没的的名词需要认识。我也是,哈哈!
每次看食谱的时候都会被那些名词搞得头昏脑涨,不断地说,什么来的(⊙o⊙)哦!
就个简单的牛油,就分成:
1. 有盐牛油 (Salted)Vs 无盐牛油(Unsalted)。
2. 纯牛油(butter)Vs 人造牛油 / 植物牛油(Margerine).
基本上,只要食谱没说明,一般指的,都是用有盐牛油。
如果要用无盐牛油,一般食谱都会指明,用无盐牛油。
一般人都深信,用无盐牛油比较健康,因为老人家都说,吃太多盐不好呀!!
打个比喻:就好像拿有机蔬菜 Vs 普通蔬菜 一样, 一看就知道那个健康;吃不吃,见仁见智而已。
其实有盐、没盐,都没有关系,是可以互相取缔,并不会影响成品的效果,
分别只有摄取盐份高不高而已。
那么纯天然牛油想当然是比较纯正、健康,也贵一点咯。
相反人造牛油(Margerine) 价格就比较便宜,也是可以吃的啦。
相信一般市面上买到的糕点,或是任何的制成品,用的大多数是人造牛油(Margerine),
毕竟人造牛油的价钱比纯天然牛油来的贵得多。
想一想,原来自己也吃了不少呀~ o(╯□╰)o
所以说,如果你是经常在家自己烘焙糕点的,那么还是用纯天然的牛油比较好,比较健康。
我之前是用Buttercup 的,烘焙了之后真的是香啊!!香到隔壁去了~
可是后来才发现,原来是margerine人造牛油,我的眉头皱了一下。
原本我还不知道怎么分,后来看到了一个blog里有写,就比较了解了。
Butter: Golden Churn, SCS, Emborg, Anchor, Devonshire, Lurpak
Margarine: Buttercup, FarmCow, Daisy, Planta
(ˇˍˇ) 想知道怎么区分Butter & Margerine? 看看材料就知道了。
材料的成分和含量是以最多到最少来排列的。
看看下面这图:Buttercup
第一个成分就是油棕油了,
想想就知道是人造牛油了。
再来看看纯正牛油,Lurpak
第一个成份是牛奶。
一些植物牛油含有反式脂肪,對身體不健康。不過有植物牛油的餅乾比較容易保持造型。用動物牛油的話,因為溶點低,很容易遇熱就溶。有植物牛油的餅乾也比較能保濕,即是說,不會過份乾/硬。纯牛油比较健康,植物油提炼的牛油很多添加剂如乳化济,色素和香精。
好牛油的测试:拿少些牛油涂在手背上, 好的牛油会很快的渗透, 分解掉。 朋友说用过用planta 和daisy牛油做过试验, 过了很久都还在皮肤上油亮油亮。可想而知吃进肚子里面,会存在身体里面没办法被分解掉,如果肠胃排泄功能又不强肠胃没有全部代谢、排出体外,会变成血液里的坏胆固醇。改天高胆固醇和高血压上门。
想要吃得健康,就尽量找最低 Calories, Trans fat (反式脂肪酸)& saturated fat(饱和脂肪)。
文章来自HomeCook
抱歉啦,本人有点懒,可是又很想分享我去过的地方,提供指南让想去的朋友去看看,所以就有了这个部落格,慢慢地不知道为什么就变成了食谱大汇集。 (⊙o⊙)对了,部落格里的食谱都我搜刮回来的,是借别人的食谱来分享滴~ 主要是怕食谱链接网址被删除,或是找不回,所以寄存在这里的,方便我自己寻找。食谱是我从网上搜索回来的,也谢谢大大们的分享,食谱原创人的食物图片和网址连接都有放,喜欢的可以直接点接原创人了解更多。 我已经把这当成食谱收藏夹了,希望大家别见怪!~~o(>_<)o ~~~ 分享的食谱,只有一部份我有做过,做过的我都把自己的照片上载,还没来得及做的,就暂时借用网络上的照片顶上。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烘焙知识.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烘焙知识. Show all posts
Friday, 6 February 2015
Monday, 19 January 2015
SPICE 香料 (中英文对照)
SPICE 香料
人工香料 = Artificial Food Flavouring
八角 = Star Anise / Bunga Lawang

小豆蔻 / 柚子粒 = Cardamom / Buah Pelaga
石古仔 = Candlenut / Buah Keras
丁香 = Clove / Bunga Cengkih
肉桂 = Cinnamon / Kayu manis
小茴香 / 孜然 = Cumin / Jintan Putih / Jintan Kasar
大茴香 = Fennel / Jintan Manis / Jintan Halus
茴香子 = Anise
芫茜籽 = Coriander Seeds / Biji Ketumbar
五香粉 = Five Spice Powder (Combination of five spices; star anise, Sichuan peppercorns, cloves, cinnamon, and fennel)
香菜/ 芫茜 / 芫荽 Coriander / Daun Ketumbar
香芹, 洋芫荽, 洋香菜, 巴西利 = Parsley
黄姜 = Turmeric / kunyit
南姜 = Galangal / Lengkuas
月桂叶 = Bay Leaves / Daun Salam
Laksa 叶 = Laksa Leaf / Daun Kesum
九层塔/ 罗勒 = Basil / Daun Selasih
百里香 / 麝香草 = Thyme
疯柑叶 = Kaffir Lime leaves / Daun Limau Purut
迷迭香 = Rosemary / Rosmeri
鼠尾草 = Sage
牛至 = Oregano
墨角兰 = Marjoram
Labels:
烘焙知识
Friday, 9 January 2015
戚风再也不气疯——戚风失败大汇总
文章来自: 丸子爱旅行(微博:8090甜点工作室) 2013-04-22 13:39:15
话说一直想写关于做戚风的文章。因为太多人死在戚风上,甚至还听到过有朋友买了一筐鸡蛋(有两三百个),连着做了近百个戚风,但仍旧不能做出完美的戚风。始终找不到原因.. 打好蛋白霜很重要,打好稳定的蛋白霜是做戚风的基础。
我自己做过的戚风也不算过,在20个左右,但是很幸运的是,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失败,每次失败后就狂找原因,然后继续试...
2.底部凹陷呈环形山
我自己做过的戚风也不算过,在20个左右,但是很幸运的是,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失败,每次失败后就狂找原因,然后继续试...
蛋白的打发的常见问题
问:打发蛋白为什么要用冷藏鸡蛋?
答:打发蛋白要使用冰箱冷藏的鸡蛋。首先冷藏过的鸡蛋更容易分开蛋白和蛋黄。再者是因为蛋白温度越低,越能打出细致坚实的气泡。 打发后的稳定性和迟久性也较好。
问:蛋白为什么要加少许白醋,柠檬汁或是塔塔粉呢?
答:蛋白属碱性物质,添加一些醋性物质如塔塔粉,或是柠檬汁可以使其更容易发泡,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添加过多以免酸味过重。
问:打发蛋白,为什么砂糖不一次加入而要分成三次加入呢?
答:因一次加入全部砂糖会抑制蛋白中蛋白质的空气变性,在最初皆段添加全部的砂糖,会比分成三次更难打发。相较于一次全部加入,分成三次加入可以产生更多的气泡,体积也更大。
问:为什么我做戚风蛋糕有时侯成功,有时侯失败?
答:我通常夏天做戚风蛋糕会失败的比较多,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市售的鸡蛋如果不在良好的冷藏储存环境下,鸡蛋就容易变质。 而变质的鸡蛋即使打发了,其气泡的稳定性也很差,做出来的蛋糕很容易塌陷。另外要熟练的掌握蛋白打发的状态,如所需的 10分发(硬性发泡)至9分发(中性发泡),有时就差一点时间效果就不同了。
A) 最大的可能就是蛋糕没有烤熟,或者是亚成熟(用牙签插进去没有带出蛋糕体,但其实还没有真的熟)。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蛋糕完全烤熟,如果怕表面烤焦。可以降低烤温,延长烘烤时间。常用的检查方法是牙签插入,看有没有蛋糕被粘出来。有经验的可以用手拍蛋糕表面,没有明显沙沙声,回弹好,不留手印即可。
B) 出炉后没有倒扣,会使蛋糕底部组织被压扁,上半部分有可能是蓬松的,下半部分已经变的紧密,扎实,口感较差。
2.底部凹陷呈环形山
- 液体量过多,蛋糕撑不起来。
- 底火太高,或者温度没问题,但是离下管太近。
办法:降低底火,或者直接塞个烤盘,放在烤盘里。隔了一个烤盘温度就不会太高了。。。
首先,你要检查你不是拿了6寸戚风的配方结果用了八寸模具。
其次,再检查是不是用了不沾模具。不沾模具戚风的粘附力不够,当然爬不高。
如果这些都没问题,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消泡,而且是严重消泡。
严重消泡原因如下:
1.配方比例有问题。水过多,如果当你做出的蛋黄面粉糊过于稀,完全呈水状流动,那么和蛋白混合的时候,是恨容易消泡的,尤其是打的较干性发泡的蛋白。(因为密度严重不一样)。
碰到这种情况,可以适当调整配方,减少水油比例。
2.蛋白没有打好。
打发不足,或者打发中断停留一段时间后再打,或者打蛋时间过长,加糖时机不对....都不容易达到干性发泡,这样蛋白泡沫不稳定,容易消泡,气孔減少,使蛋糕糊体积减小。
检查蛋白泡有没有消泡的判断方法:在分3批和蛋黄糊搅拌过程中,最后看将要和蛋黄糊搅拌的第3个1/3蛋白泡,在盆倾斜时能不能滑动?应该还是不滑动的,否则说明蛋白泡沫还是有消泡,打发的不够硬,蛋糕后来会有或多或少的回缩。应该不流动才对,否则说明你的蛋白还没有打够,下一次还要打更硬才行。
Labels:
烘焙知识
Thursday, 18 December 2014
Baking Soda Vs Baking Powder
小苏打 Vs 泡打粉区别:
![]() |
泡打粉Baking
powder和苏打粉Baking
soda都是膨松剂,它们在烘烤前混合加入,使产生二氧化碳,并促使烘焙食品'上升'的。但兩者粉末在與不同的成分混合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生产出不同美观的纹理和美味可口的烘焙产品,使你不可能代替另一种。
可是為什麼有些配方同時要求添加 蘇打粉及泡打粉?蛋糕或餅乾的膨脹是因為泡打粉的作用,它是主要的膨脹劑,可是如果配方原料裡含有其他酸性液體(例如:脫脂乳),泡打粉裡的平衡會被打亂。此時添加 蘇打粉來平衡過量的酸。
烘焙苏打本身缺乏酸度,難以促使蛋糕上升。 一些食谱用苏打粉,通常,这些食谱使用一些牛奶或酸奶等液体酸,与苏打粉产生气泡。
当烘焙食谱要求使用苏打粉时,如用泡打粉替代会使烘焙产品上升太多。同样,如果用苏打粉来替代泡打粉,也可能导致烘焙产品太平坦。
Labels:
烘焙知识
Thursday, 11 December 2014
烤箱温度 (F to C) 及 重量转换
FAHRENHEIT to CELCIUS (F to C)
重量转换>>Converting Volume cup to Metric Measures
500 F = 260 C
475 F = 245 C
450 F = 235 C
425 F = 220 C
400 F = 205 C
375 F = 190 C
350 F = 180 C
325 F = 160 C
300 F = 150 C
275 F = 135 C
250 F = 120 C
225 F = 107 C
212 F = 100 C
200 F = 95 C
180 F = 82 C
175 F = 80 C
160 F = 70 C
150 F = 65 C
140 F = 60 C
125 F = 50C
100 F = 40 C
32F = 0C
Labels:
烘焙知识
各類麵粉的區別
特高筋麵粉含有約 14% 以上的蛋白質,是所有麵粉中含量最高的,因此不論筋度及黏度,都是較一般的麵粉強;最適合用來做油條、通心粉及麵筋等、咬筋十足的麵食點心。
高筋麵粉 Bread Flour / Strong Flour
高筋麵粉含有約 12.5 - 14% 的蛋白質,筋度與黏性強,比較適合用來做麵包、披薩、派皮、鬆餅、泡芙、千層餅、餃子皮、麵條、包子等,需要依靠很强的彈性和延展性来包裹氣泡、油層以便形成疏松结构的點心。
中筋麵粉 All purpose Flour / Plain Flour
中筋麵粉含有約 9.5 - 12%的蛋白質,含量適中,因此筋度及黏度較均衡,是適用範圍最廣泛的麵粉種類;適合製作饅頭、包子、餃子、燒餅、烙餅、麵條、麻花、芝麻球等,大多數的中式點心。
特级白包粉 Pao Flour / Pastry Flour
蛋白质的含量大约 8 - 10%,此面粉非常的雪白,细腻的质感非常适合用来做包子。
低筋麵粉 Cake Flour / Superfine flour
低筋麵粉含有約 6% - 9% 的蛋白質,由於含量是所有麵粉中最低的,因此不論筋度及黏度較低,最適用於製作各式糕點、餅乾、雪芳蛋糕、蛋撻,口感酥脆、鬆軟細緻、蓬鬆,沒有韌性的點心。
自發粉 Self Raising Flour
自發粉是在麵粉加入了發粉,用時不需要再加發粉,方便易用。一般來說,自发粉含有
1杯/ 125g 麵粉;
1茶匙發粉(泡打粉);
1撮 / ½茶匙盐 (1g 或更少)盐。
全麥粉 Wheat Flour
含丰富的维他命B1、B2、B6及烟碱酸,营养价值高。因为麸皮含量多,100%全麦面粉做出来的面包体积会较小、组织也会较粗,面粉的筋性不够,因此用全麦面粉时可以加入一些高筋面粉来改善面包口感。
苏打粉 Baking Soda)
也是一种膨脹劑。它含有碳酸氢钠,水溶液呈弱碱性,释放出二氧化碳气泡,使烘烤好的上升。
一般上,烘焙面包的时候放入的酵母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及酸,这时小苏打的作用是消除酸和分解高筋面粉里的蛋白质。
例如:做朱古力蛋糕时。朱古力为酸性,大量使用朱古力时会使蛋糕带有酸味,因此可使用少量的苏打粉为中和剂来中和其酸性,同时也使朱古力蛋糕的颜色加深。注意若加入过量的苏打粉会破坏蛋糕风味或导致碱味太重的结果,食用后会使人有心悸、嘴唇发麻、短暂失去味觉等征状。
泡打粉 Baking Powder
是由苏打粉配合其它酸性材料,并以玉米粉为填充剂的白色粉末,經常用於蛋糕及西餅的製作。
泡打粉在接触水分、酸性及碱性粉末,同时溶于水中起反应,有一部分会开始释放二氧化碳,较后在烘焙加热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更多的气体,这些气体会使让蛋糕或者饼干、甜品在焙烤的时候体积膨胀起来,起到松软的作用。所以做蛋糕用的是泡打粉,切記避免使用過量否則成品组织會粗糙,影响风味甚至外观。
塔塔粉 Cream of Tartar
一种酸性的白色粉末,主要用途是帮助蛋白打发以及中和蛋白的碱性,颜色也会较雪白。如果没有塔塔粉,也可以用一些酸性原料如柠檬汁或橘子汁来代替。如果蛋白够新鲜,蛋白容易打发而且碱性弱,这时如果没有塔塔粉其实省略也没有关系。
澄粉 Wheat Flour / Wheat Starch
澄粉是從小麥萃取的澱粉所製成,因此缺乏粘合力,需加入熱水讓部分澄粉中的澱粉糊化,才可以和其他澄麵結合起來。澄麵成型后,若用刀將皮拉薄,就是廣式點心常見的澄麵皮。適合用來做蝦餃、水晶皮等,蒸熟后皮薄,看起來晶瑩剔透。
糯米粉 Glutinous Rice Flour
這類的粉黏性強,蒸熟后較軟黏且具張力,多用來製作糕粿、年糕等。
粘米粉 Rice Flour
粘米粉能與水氣均勻凝結,蒸熟後較滑順爽口,因此用於碗粿、九層糕,豬腸粉類食品。
马铃薯淀粉 / 太白粉 Potato starch
家庭用的最多质量最稳定的勾芡淀粉,台湾地区叫太白粉。
特点是粘性足,质地细腻,色洁白,光泽优于绿豆淀粉,但吸水性差。
加水遇热会凝结成透明的粘稠状,在中式烹调(尤其是台菜)
上经常将太白粉加冷水调匀后加入煮好的菜肴中做勾茨,使汤汁看起来浓稠,同时使食物外表看起来有光泽。港菜茨汁一般则惯用生粉(玉米粉)。但是,太白粉勾芡的汤汁在放凉后会变得较稀,而玉米淀粉勾芡的汤汁在放凉后不会有变化。
太白粉不能直接加热水调匀或放入热食中,它会立即凝结成块而无法煮散。加了太白粉水煮后的食物放凉之后,茨汁会变得较稀,称为“还水”,因此一般在西点制作上多利用玉米淀粉来使材料达到粘稠的特性而不使用太白粉。
粟粉 / 玉米粉 Corn Starch
是一種玉米澱粉,與太白粉類似,也同樣具有凝結作用,但冷却之後依然濃稠。
且勾芡後的湯汁稠度較為穩定,只是甜味較太白粉重些。
一般在西點製作時,食譜上的玉米粉多半指的就是玉米澱粉,如做派餡、蛋糕等等。
一般在做蛋糕時也加入少量的玉米粉,可以降低麵粉筋度,增加蛋糕鬆軟口感,
但是用量最好在麵粉用量的 20% 之內,如果用量過多,反而影響蛋糕架構,
不但膨脹度受到限制,而且會使蛋糕組織粗糙而且口感乾粉。
玉米粉在港式食譜中又稱「生粉」、「粟粉」、「鷹粟粉」、「豆粉」。
生粉的作用和台式食譜中的太白粉類似,用來幫助肉質柔軟以及湯汁勾芡之用。
但是,太白粉勾芡的湯汁在放涼後會變得較稀,稱為「還水」,
而玉米粉勾芡不容易回水。
黃色的玉米粉是玉米直接研磨而成,
有粉末狀的玉米麵粉(Corn Flour)及細顆粒狀的(Corn Meal)。
細顆粒狀的玉米粉大多用來作雜糧口味的麵包或糕點,
它也常用來灑在烤盤上,做為麵糰防沾之用,
如烤比薩時,用玉米麵做為防黏之用。
地瓜粉(Sweet Potato Starch)
別名番薯粉、樹薯粉,呈細顆粒狀,也可使用於勾芡菜餚。也叫地瓜淀粉、山芋淀粉,特点是吸水能力强,但粘性较差,无光泽。
地瓜粉与太白粉一样,融于水中后加热会呈现粘稠状,
而地瓜粉的粘度较太白粉更高,因此,在中菜勾芡时较少使用地瓜粉,
因为粘度较难控制,其吸水率較低而且溶解不易,故用於勾芡則較不普遍。
地瓜粉的用途相當廣泛,不僅可以用來勾芡也可以當油炸粉漿。
用於油炸方面,則是可在醃好的排骨外層沾裹粗粒地瓜粉,
放入油鍋中炸熟就可呈現酥脆的口感了。
地瓜粉為樹薯根部研磨提煉而成的澱粉,
但市面上亦有部份地瓜粉是以馬鈴薯提煉而成,需辨識清楚。
利用樹薯粉製作的成品具Q黏彈性,如娘惹糕、肉圓等。
地瓜粉应用于中式点心制作较多。
木薯粉 Tapioca Flour
木薯淀粉——又称菱粉、泰国生粉
(因为泰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木薯生产国,仅次于尼日利亚和巴西,在泰国一般用它做淀粉)。
台湾地区从东南亚进口渐渐增多,所以台湾人原来叫土豆淀粉为太白粉,
现在也笼统称木薯淀粉为太白粉了。
它在加水遇热煮熟后会呈透明状,口感QQ的带有弹性。
白油 / 酥油 Shortening
用来防止面团筋性延展得太快,也可防止膨大剂初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过程中散逸。加氢化物是为了改变油脂的融点,使它在一般室温下仍可维持固态。
---------------------------------------------------------------------------------------------
Red Rose Flour.
This flour has a little bit of corn flour mixed in and it will give the crunchy texture. So, it is most suitable for making all kind of biscuits.
Water Lily Flour / Hong kong flour
It is very white in colour and fine. It is use to make layered cake or pau and will give a soft texture.
Hoen Kwe Flour.
This flour is made from mung beans (kacang hijau) and is used in most of Malaysian's cuisine such as Kuih Seri Muka and Pandan Layered Cake. It is sold in 85g packets and can be found in various colour such as green, red, white and yellow.
高筋麵粉 Bread Flour / Strong Flour
高筋麵粉含有約 12.5 - 14% 的蛋白質,筋度與黏性強,比較適合用來做麵包、披薩、派皮、鬆餅、泡芙、千層餅、餃子皮、麵條、包子等,需要依靠很强的彈性和延展性来包裹氣泡、油層以便形成疏松结构的點心。
中筋麵粉 All purpose Flour / Plain Flour
中筋麵粉含有約 9.5 - 12%的蛋白質,含量適中,因此筋度及黏度較均衡,是適用範圍最廣泛的麵粉種類;適合製作饅頭、包子、餃子、燒餅、烙餅、麵條、麻花、芝麻球等,大多數的中式點心。
特级白包粉 Pao Flour / Pastry Flour
蛋白质的含量大约 8 - 10%,此面粉非常的雪白,细腻的质感非常适合用来做包子。
低筋麵粉 Cake Flour / Superfine flour
低筋麵粉含有約 6% - 9% 的蛋白質,由於含量是所有麵粉中最低的,因此不論筋度及黏度較低,最適用於製作各式糕點、餅乾、雪芳蛋糕、蛋撻,口感酥脆、鬆軟細緻、蓬鬆,沒有韌性的點心。
自發粉 Self Raising Flour
自發粉是在麵粉加入了發粉,用時不需要再加發粉,方便易用。一般來說,自发粉含有
1杯/ 125g 麵粉;
1茶匙發粉(泡打粉);
1撮 / ½茶匙盐 (1g 或更少)盐。
全麥粉 Wheat Flour
含丰富的维他命B1、B2、B6及烟碱酸,营养价值高。因为麸皮含量多,100%全麦面粉做出来的面包体积会较小、组织也会较粗,面粉的筋性不够,因此用全麦面粉时可以加入一些高筋面粉来改善面包口感。
苏打粉 Baking Soda)
也是一种膨脹劑。它含有碳酸氢钠,水溶液呈弱碱性,释放出二氧化碳气泡,使烘烤好的上升。
一般上,烘焙面包的时候放入的酵母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及酸,这时小苏打的作用是消除酸和分解高筋面粉里的蛋白质。
例如:做朱古力蛋糕时。朱古力为酸性,大量使用朱古力时会使蛋糕带有酸味,因此可使用少量的苏打粉为中和剂来中和其酸性,同时也使朱古力蛋糕的颜色加深。注意若加入过量的苏打粉会破坏蛋糕风味或导致碱味太重的结果,食用后会使人有心悸、嘴唇发麻、短暂失去味觉等征状。
泡打粉 Baking Powder
是由苏打粉配合其它酸性材料,并以玉米粉为填充剂的白色粉末,經常用於蛋糕及西餅的製作。
泡打粉在接触水分、酸性及碱性粉末,同时溶于水中起反应,有一部分会开始释放二氧化碳,较后在烘焙加热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更多的气体,这些气体会使让蛋糕或者饼干、甜品在焙烤的时候体积膨胀起来,起到松软的作用。所以做蛋糕用的是泡打粉,切記避免使用過量否則成品组织會粗糙,影响风味甚至外观。
一种酸性的白色粉末,主要用途是帮助蛋白打发以及中和蛋白的碱性,颜色也会较雪白。如果没有塔塔粉,也可以用一些酸性原料如柠檬汁或橘子汁来代替。如果蛋白够新鲜,蛋白容易打发而且碱性弱,这时如果没有塔塔粉其实省略也没有关系。
澄粉 Wheat Flour / Wheat Starch
澄粉是從小麥萃取的澱粉所製成,因此缺乏粘合力,需加入熱水讓部分澄粉中的澱粉糊化,才可以和其他澄麵結合起來。澄麵成型后,若用刀將皮拉薄,就是廣式點心常見的澄麵皮。適合用來做蝦餃、水晶皮等,蒸熟后皮薄,看起來晶瑩剔透。
糯米粉 Glutinous Rice Flour
這類的粉黏性強,蒸熟后較軟黏且具張力,多用來製作糕粿、年糕等。
粘米粉 Rice Flour
粘米粉能與水氣均勻凝結,蒸熟後較滑順爽口,因此用於碗粿、九層糕,豬腸粉類食品。
马铃薯淀粉 / 太白粉 Potato starch
家庭用的最多质量最稳定的勾芡淀粉,台湾地区叫太白粉。
特点是粘性足,质地细腻,色洁白,光泽优于绿豆淀粉,但吸水性差。
加水遇热会凝结成透明的粘稠状,在中式烹调(尤其是台菜)
上经常将太白粉加冷水调匀后加入煮好的菜肴中做勾茨,使汤汁看起来浓稠,同时使食物外表看起来有光泽。港菜茨汁一般则惯用生粉(玉米粉)。但是,太白粉勾芡的汤汁在放凉后会变得较稀,而玉米淀粉勾芡的汤汁在放凉后不会有变化。
太白粉不能直接加热水调匀或放入热食中,它会立即凝结成块而无法煮散。加了太白粉水煮后的食物放凉之后,茨汁会变得较稀,称为“还水”,因此一般在西点制作上多利用玉米淀粉来使材料达到粘稠的特性而不使用太白粉。
粟粉 / 玉米粉 Corn Starch
是一種玉米澱粉,與太白粉類似,也同樣具有凝結作用,但冷却之後依然濃稠。
且勾芡後的湯汁稠度較為穩定,只是甜味較太白粉重些。
一般在西點製作時,食譜上的玉米粉多半指的就是玉米澱粉,如做派餡、蛋糕等等。
一般在做蛋糕時也加入少量的玉米粉,可以降低麵粉筋度,增加蛋糕鬆軟口感,
但是用量最好在麵粉用量的 20% 之內,如果用量過多,反而影響蛋糕架構,
不但膨脹度受到限制,而且會使蛋糕組織粗糙而且口感乾粉。
玉米粉在港式食譜中又稱「生粉」、「粟粉」、「鷹粟粉」、「豆粉」。
生粉的作用和台式食譜中的太白粉類似,用來幫助肉質柔軟以及湯汁勾芡之用。
但是,太白粉勾芡的湯汁在放涼後會變得較稀,稱為「還水」,
而玉米粉勾芡不容易回水。
黃色的玉米粉是玉米直接研磨而成,
有粉末狀的玉米麵粉(Corn Flour)及細顆粒狀的(Corn Meal)。
細顆粒狀的玉米粉大多用來作雜糧口味的麵包或糕點,
它也常用來灑在烤盤上,做為麵糰防沾之用,
如烤比薩時,用玉米麵做為防黏之用。
地瓜粉(Sweet Potato Starch)
別名番薯粉、樹薯粉,呈細顆粒狀,也可使用於勾芡菜餚。也叫地瓜淀粉、山芋淀粉,特点是吸水能力强,但粘性较差,无光泽。
地瓜粉与太白粉一样,融于水中后加热会呈现粘稠状,
而地瓜粉的粘度较太白粉更高,因此,在中菜勾芡时较少使用地瓜粉,
因为粘度较难控制,其吸水率較低而且溶解不易,故用於勾芡則較不普遍。
地瓜粉的用途相當廣泛,不僅可以用來勾芡也可以當油炸粉漿。
用於油炸方面,則是可在醃好的排骨外層沾裹粗粒地瓜粉,
放入油鍋中炸熟就可呈現酥脆的口感了。
地瓜粉為樹薯根部研磨提煉而成的澱粉,
但市面上亦有部份地瓜粉是以馬鈴薯提煉而成,需辨識清楚。
利用樹薯粉製作的成品具Q黏彈性,如娘惹糕、肉圓等。
地瓜粉应用于中式点心制作较多。
木薯粉 Tapioca Flour
木薯淀粉——又称菱粉、泰国生粉
(因为泰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木薯生产国,仅次于尼日利亚和巴西,在泰国一般用它做淀粉)。
台湾地区从东南亚进口渐渐增多,所以台湾人原来叫土豆淀粉为太白粉,
现在也笼统称木薯淀粉为太白粉了。
它在加水遇热煮熟后会呈透明状,口感QQ的带有弹性。
白油 / 酥油 Shortening
用来防止面团筋性延展得太快,也可防止膨大剂初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过程中散逸。加氢化物是为了改变油脂的融点,使它在一般室温下仍可维持固态。
---------------------------------------------------------------------------------------------
Red Rose Flour.
This flour has a little bit of corn flour mixed in and it will give the crunchy texture. So, it is most suitable for making all kind of biscuits.
Water Lily Flour / Hong kong flour
It is very white in colour and fine. It is use to make layered cake or pau and will give a soft texture.
Hoen Kwe Flour.
This flour is made from mung beans (kacang hijau) and is used in most of Malaysian's cuisine such as Kuih Seri Muka and Pandan Layered Cake. It is sold in 85g packets and can be found in various colour such as green, red, white and yellow.
Labels:
烘焙知识
各类食品材料 :中英文对照
A. Types of Flour , 面粉类
C. Essence & Cream , 香精与奶类
E. Dried Fruits & Nuts, 干果/果脯
- 麵粉, 中筋麵粉 = Plain flour / All-purpose flour
- 低筋麵粉, 低根粉 = Cake flour / Soft flour / Weak flour / Low protein flour / Superfine flour
- 高筋麵粉, 筋麵, 根麵, 高根粉 = Gluten flour / Strong flour / Bread flour / Baker’s flour / High protein flour
- 小麦面粉 = Whole meal flour
- 全麥麵粉 = Whole wheat flour
- 澄麵, 澄粉,小麥澱粉, 汀面粉= Non-glutinous flour / Wheat flour / Wheat starch
- 自發麵粉 = Self- raising flour
- 粗玉米豆粉 = Polenta / Yellow cornmeal
- 粟粉, 粟米粉, 玉米粉, 玉米澱粉 = Corn flour / Cornstarch
- 生粉 , 太白粉, 地瓜粉,马铃薯淀粉,风车粉= Potato starch / Potato flour
- 樹薯粉, 木薯粉, 茨粉, 菱粉, 泰國生粉, 太白粉, 地瓜粉= Tapioca starch / Tapioca flour
- 蕃薯粉, 地瓜粉 = Sweet potato flour
- 臭粉, 胺粉, 阿摩尼亞粉, 嗅粉 = Powdered baking ammonia / Carbonate of ammonia / Ammonia bicarbonate / Ammonia carbonate / Hartshorn
- 发粉, 泡打粉, 泡大粉, 速發粉, 蛋糕發粉 = Baking powder
- 蘇打粉, 小蘇打, 梳打粉, 小梳打, 食粉, 重曹 = Baking soda / Bicarb ofsoda
- 塔塔粉, 他他粉 = Cream of tartar
- 卡士達粉, 蛋黃粉, 吉士粉, 吉時粉= Custard powder
- 卡士達, 克林姆, 奶皇餡, 蛋奶餡 = Custard / Pastry cream
- 香港水仙粉= Hong Kong Flour做包点及中式点心
- 蛋白粉 = Egg white powder
- 粘米粉, 黏米粉, 在來米粉, 在萊米粉, 再來米粉= Rice flour
- 糕仔粉 = Cooked rice flour
- 糯米粉 = Glutinous rice flour / Sweet rice flour
- 鳳片粉, 熟糯米粉, 糕粉, 加工糕粉 = Fried sweet rice flour / Fried glutinous rice flour
- 綠豆粉 = Mung bean flour / Tepung hun kwee
- 绿豆澄粉 = Green Pea Starch
- 小麥胚芽, 麥芽粉 = Wheat germ
- 小麥蛋白, 麵筋粉 = Wheat gluten
- 酵母, 酒餅= Yeast/Ibu roti
- 麵包糠, 麵包屑= Breadcrumbs
- 雜糧預拌粉 = Multi-grain flour
- 抹荼粉 = Green tea powder
- 馬蹄粉 = Water chestnut flour
- 葛粉 = Arrowroot flour
- 杏仁粉 = Almond flour/Almond meal
- 黑蔗糖漿, 糖蜜, 甘蔗糖蜜 = Molasses
- 金黃糖漿 = Golden syrup
- 楓糖漿, 楓樹糖漿, 楓糖 = Maple syrup
- 玉米糖漿 = Corn syrup/Karo syrup
- 葡萄糖漿 = Glucose syrup
- 麥芽糖漿 = Barley maltsyrup/Maltsyrup
- 麥芽糖 = Maltose/Malt sugar
- 焦糖 = Carmael
- 果糖 = Fructos
- 乳糖 = Lactose
- 轉化糖 = Invert sugar
- 日式糙米糖漿 = Amazake
- 綿花糖霜 = Marshmallow cream cream
- 冰糖 = Rock sugar
- 椰糖, 爪哇紅糖 = Palm sugar/Gula malacca
- 黃砂糖 = Brown sugar
- 紅糖, 黑糖 = Dark brown sugar
- 粗糖, 黑砂糖 = Muscovado sugar
- 金砂 = Demerara sugar
- 原蔗糖 = Raw sugar/Raw cane sugar/Unrefined cane sugar
- 白砂糖, 砂糖 = White sugar/Refined sugar/Refined cane sugar/Coarse granulated sugar
- 細砂糖, 幼砂糖, 幼糖 = Castor sugar / Caster sugar(适用于做糕点)
- 糖份混合物 = Icing sugar mixture
- 糖粉 = Icing sugar/Confectioners’ sugar
- 糖霜, 點綴霜 = Icing/Frosting
- 蜜葉糖, 甜葉菊 = Stevia/Honey leaf
- 代糖, 阿斯巴甜 = Aspartame/Sweetener/Sugar substitute
- 什色糖珠
- 巧克力米, 朱古力米 = Chocolate vermicelli/rice
- 巧克力削, 朱古力削 = Chocolate curls
- 巧克力珠, 朱古力珠 = Choc bits/Chocolate chips
- 耐烤巧克力豆 = Choc bits (澳洲的英文名) / Chocolate chips (美國、加拿大的英文名)
C. Essence & Cream , 香精与奶类
- 白礬 = Alum
- 硼砂 =- Borax
- 石膏 = Gypsum
- 碱水 = Alkaline water/Lye water/Potassium carbonate
- 食用色素 = Food colouring
- 香草豆, 香草莢, 香草片, 香子蘭莢 = Vanilla bean/Vanilla pod
- 香草精, 雲尼拉香精, 凡尼拉香精 = Vanilla extract/Vanilla essence
- 香草粉 = Vanilla powder
- 班蘭粉, 香蘭粉 = Ground pandan/Ground screwpine leaves/Serbok daun pandan
- 班蘭精, 香蘭精 = Pandan paste/Pasta pandan
- 玫瑰露, 玫瑰露精 = Rosewater/Rosewater essence essence
- 皮屑 = Grated zest/Grated rind
- 牛油, 奶油 = Butter
- 軟化牛油 = Doft butter
- 瑪珈琳, 瑪琪琳, 乳瑪琳, 雅瑪琳, 人造奶油, 菜油 = Margarine
- 起酥油, 起酥瑪琪琳 = Pastry margarine / Oleo margarine
- 豬油, 白油, 大油, 板油 = Lard / Cooking fat
- 酥油/白油/黄油/蛋糕稳定剂/ 乳化剂 = Ovalette/Shortener
- 硬化椰子油 = copha
- 椰油 = Creamed Coconut
- 烤油 = Dripping
- 牛油忌廉 = Butter cream
- 淡忌廉 = Light cream/Coffee cream/Table cream
- 鮮奶油, 忌廉, 鮮忌廉 = cream/whipping cream
- 植物性鲜奶油= Topping Cream 雪白色带甜味。生日蛋糕面白色的fresh cream,适合用来装饰蛋糕。
- 酸奶油, 酸忌廉, 酸奶酪, 酸乳酪 = Sour cream
- 酸奶 = Butter milk
- 牛奶, 鮮奶, 鮮乳 = Milk
- 奶粉 = Powdered milk / Milk powder
- 花奶, 淡奶, 奶水, 蒸發奶, 蒸發奶水 = Evaporated milk
- 煉奶 = Condensed milk/Sweetened condensed milk
- 起士, 起司, 芝士, 乳酪, 奶酪, 乾酪, 乳餅 = Cheese
- 起司粉 = Powdered cheese
- 奶油起司, 芝士忌廉, 奶油乳酪, 凝脂乳酪 = Cream cheese
- 瑪斯卡波尼起司, 馬司卡膨起司, 馬斯卡波涅起司, 義大利乳酪 = Mascarpone cheese
- 優格, 乳果, 酸奶, 酸乳酪 = Yoghurt
- 優酪乳 = Yoghurt drink/Drinking yoghurt
- 麵包, 麵飽 = Bread
- 土司麵包, 吐司 = Toast
- 法式吐司 = French toast
- 裸麥麵包 = Rye bread
- 派, 批 = Pie
- 塔, 撻 = Tart
- 凍派, 凍批 = Cream pie
- 蛋塔 = Egg tart / Custard tart
- 法式蛋塔 = Quiche lorraine
- 戚風蛋糕 = Chiffon cake
- 海綿蛋糕 = Sponge cake
- 泡芙 = Choux pastry / Puff
- 瑪琳 , 焗蛋泡 = Meringue
- 蛋蜜乳 = Eggnog
- 可麗餅 = Crepe
- 煎餅, 熱餅, 薄烤餅 = Pancake
- 厚鬆餅 = Pikelet / Hotcake
- 墨西哥麵餅 = Tortillas
- 曲奇 = Cookies
- 慕斯, 慕思 = Mousse
- 布甸, 布丁 = Pudding
- 司康, 比司吉 = Scones
- 舒芙蕾 = Souffles
- 洋芋塊 = Hash brown
- 英式鬆餅, 瑪芬麵包 = English muffin
- 鬆糕, 瑪芬 = American muffin
- 格子鬆餅 = Waffle
- 手指餅乾 = Sponge fingers / Ladyfingers / Savoiardi (義大利名)
- 蘇打餅干 = Saltine crackers
- 威化餅乾 = Wafer biscult
E. Dried Fruits & Nuts, 干果/果脯
- 腰子豆, 腰果, 腰果仁, 介壽果 = Cashew nut
- 花生 = Peanut
- 瓜子, 南瓜子 = Pepitas / Dried pumpkin seeds
- 崧子, 松子仁 = Pine nut
- 栗子 = Chestnut
- 干粟子 = Dried chestuts
- 核桃, 核桃仁, 合桃, 胡桃 = Walnut
- 杏仁, 杏仁片, 扁桃 = Almond
- 北杏, 苦杏仁 = Apricot kernel / Chinese almond / Bitter almond
- 南杏 = Apricot kernel
- 榛果, 榛仁= Hazelnut / Filbert / Cobnut
- 開心果, 阿月渾子 = Pistachio
- 堅果, 澳洲堅果, 夏威夷果, 澳洲胡桃, 澳洲栗, 澳洲核桃, 昆士蘭龍眼, 昆士蘭栗 = Macadamia / Malifornia nut
- 山胡桃, 胡桃 = Mecan
- 石古仔, 馬加拉, 油桐子 = Candlenut / Buah keras (增加菜肴的浓稠度,使菜肴变得creamy)
- 白果, 銀杏 = Ginkgo nut
- 罌粟子 = Poppy seed
- 亞答子 = Atap seed
- 海苔粉 = Ground seaweed
- 涼粉, 仙草 = Grass jelly
- 椰絲, 椰茸, 椰子粉 = Desiccated coconut/Shredded coconut
- 果子凍, 果凍粉, 啫喱= Jelly
- 鱼胶粉, 吉利丁, 明膠 = Gelatine 多用在免烤芝士蛋糕,吉利丁又称动物明胶,吉利丁粉使用时,先倒入冷水中,使粉末吸收足夠的水份膨脹再隔水煮至融化。
- 大菜, 大菜絲, 菜燕, 燕菜精, 洋菜, 洋菜粉, 瓊脂 = Agar powder
- 乾椰絲 = Dessicated coconut
- 龍眼乾, 龍眼肉, 桂圓, 圓肉= Dried longan
- 葡萄乾 = Raisin / Dried currant
- 無花果乾 = Dried fig
- 柿餅 = Dried persimmon
- 桃脯 = Dried peach
- 杏脯 = Dried apricot
- 蘋果脯, 蘋果乾 = Dried apple
- 蜜漬櫻桃, 露桃, 車梨子 = Glace cherry/Candied cherry
- 蜜漬鳳梨 = Glace pineapple/Candied pineapple
- 糖水批把 = Loquats in syrup
- 杏子酱 = Apricot jam
- 杏桃果膠 = Apricot glaze
- 水蜜桃罐頭 = Peaches in syrup
- 切片水蜜桃罐頭 = Sliced peaches in syrup
- 綜合水果罐頭 = Cocktail fruit in syrup
- 味精 = Monosodium glutamate
- 醋 = Vinegar
- 白醋(工研醋) = Rice vinegar
- 白醋 = White vinegar (西洋料理用的)
- 烏醋 = Black vinggar
- 酱油 = Soy sauce
- 蚝油 = Oyster sauce
- 麻油 = Sesame oil
- 白酒 = White spirits
- 加饭酒 = Rice wine
- 桂花酒 = Osmanthus-flavored wine
- 芝麻酱 = Sesame paste
- 辣椒醬 = Chili sauce
- 牛頭牌沙荼醬 = Bull head barbecue sauce/Chinese barbecue sauce
- 南乳 = Fermented red beancurd
- 薑粉 = Ginger powder
- 调味蕃茄醬 = Ketchup
- 蕃茄醬 = Tomato sauce (普通甜的)
- 蕃茄醬 = Tomato paste (義大利料理用的)
- 豆辦醬 = Chilli bean sauce
- XO醬 = XO sauce
- 豆豉 = Salt black bean
- 薏米 = Pearl barley
- 西贾米= Sago
- 沙莪粒, 西米, 小茨丸 = Pearl sago/pearl tapioca
- 紅豆沙, 烏豆沙 = Red bean paste
- 綠豆片 = Split mung bean
- 芝麻 = Sesame Seeds
- 蓮子 = Lotus seed
- 蓮蓉 = Lotus paste
- 栗蓉 = Chestnut puree / Chestnut paste
- 蜜棗 = Preserved red dates
- 紅棗 = Chinese red dates
- 棗泥 = Red date paste
- 百合 = Dried lily bulb
- 金针 = Tiger lily buds
- 陳皮 = Dried orange peel/Dried tangerine peel
- 豆腐 = Tofu
- 腐竹 = Dried beancurd sticks
- 腐皮 = Beancurd sheet
- 酸菜 = Pickled mustard-green
- 蒸山芋 = Steamed sweet potatoes
- 咸黄瓜 = Salted cucumber
- 脱水蒜粒 = Dehydrated garlic granules
- 冬菇 = Dried black mushroom
- 木耳 = White fungus
- 黑木耳 = Black fungus / Wood ear fungus / Dried black fungus
- 海带 = Sea vegetable / Sea weed
- 燒海苔 = Toasted nori seaweed / Roasted seaweed sushi nori
- 板海苔 = Nori seaweed / Dried sea laver
- 燕菜 = Agar-agar
- 蝦米 = Dried shrimp
- 鱼干 = Dried fish
- 鹹蛋黃 = Salted egg yolk
- 皮蛋(糖心/ 硬心) = Preserved duck eggs (soft and hard yolk)
- 咸鸭蛋 = Salted duck eggs
- 牛肉粒 = Dried beef cubes
- 牛肉片 = Dried beef sliced
- 猪肉松 = Dried pork floss
- 腊鸭 = Preserved duck
- 鸭肫干= Preserved duck gizzard
- 米粉 = Rice-noodle
- 粉丝 = Silk noodles
Labels:
烘焙知识
如何使用电烤箱把握时间和火候
如何使用电烤箱:没有温度调节的烤箱怎么把握时间和火候?
烤箱一般都不能自动调节温度,烤箱的温度调节器就是一自动开关,达到它的设定温度就停止工作,低于温度再继续加热。如果要控制温度,只能人为去隔几分钟开开关关一下。
温度:
50℃——食物保温、面团发酵
100℃——各类酥饼、曲奇饼、蛋挞
150℃——酥角、蛋糕
200℃——面包、煎饺、花生、烙饼
各类扒、叉烧、烧肉、鱼、烤鸭
时间:
10-20分钟——饼、桃酥、串烧肉
12-15分钟——面包、烙饼、排骨
15-20分钟——各类酥饼、烤花生
20-25分钟——牛扒、蛋糕、鸡翼
25-30分钟——鸡、鹅、鸭、烧肉
30-35分钟——红烧鱼、烧排骨
烤箱一般都不能自动调节温度,烤箱的温度调节器就是一自动开关,达到它的设定温度就停止工作,低于温度再继续加热。如果要控制温度,只能人为去隔几分钟开开关关一下。
温度:
50℃——食物保温、面团发酵
100℃——各类酥饼、曲奇饼、蛋挞
150℃——酥角、蛋糕
200℃——面包、煎饺、花生、烙饼
各类扒、叉烧、烧肉、鱼、烤鸭
时间:
10-20分钟——饼、桃酥、串烧肉
12-15分钟——面包、烙饼、排骨
15-20分钟——各类酥饼、烤花生
20-25分钟——牛扒、蛋糕、鸡翼
25-30分钟——鸡、鹅、鸭、烧肉
30-35分钟——红烧鱼、烧排骨
Labels:
烘焙知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